城市建设中《庄子》生态美学思想的应用

2018-02-21 20:39:44      点击:

摘    要:《庄子》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 这正是研究《庄子》生态文明思想的逻辑起点。《庄子》生态美学的哲学基础是“道”, 其生态美学思想的主要表现在“无用之用”、“至德之世”与“天人合一”三个方面, 分别对应着当下城市建设中的生存问题、城市道德问题、城市发展问题与城市理想四个方面。这是《庄子》对生态美学最大的贡献, 且与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提出的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六原则”不谋而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与价值在《庄子》的生态价值思想方面得到一定的彰显。

关键词:《庄子》; 生态文明; “天人合一”; “内圣外王”; 生态文明建设的“六原则”;

Abstract:Zhuangzi focused on the development 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which is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to study hi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The philosophical basis of Zhuangzi's ecological aesthetics is " Tao", and its ecological aesthetic thoughts are mainly manifested in three aspects: "useless use", "the most moral world" and "the unity of heaven and man".It corresponds to the four aspects of the current urban construction, namely, the survival problem, the urban moral problem, the urban development problem and the urban ideal.It is the greatest contribution of Zhuangzi to ecological aesthetics, and it coincides with the "six principles" proposed by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to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the Nation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Conference in 2018.The charm and value of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have been highlighted in the ecological value of Zhuangzi.

Keyword:Zhuangzi;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e unity of heaven and man" ;“a learning both sound in theory and practice”; the"six principl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是当下城市建设的重要特征之一。城市建设, 除了运用现代建筑以及科学技术之外, 还可以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理论基础。习近平总书记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 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 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十九大报告还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那么, 如何创造性地利用传统文化的优势以及理论基础来解决当下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生态问题,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已经成为当今学界研究的重要内容。

《庄子》是先秦诸子百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千年之间学术研究不断。近代引入西方文学理论之后, 庄子的研究角度也逐渐扩大, 尤其是2006年以来, 从生态美学方面对《庄子》开展的研究也逐年产生新的成果。《庄子》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 其中关于生态文明方面的精神, 也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重点。而这些思想也被应用到生态文明研究上来, 为建设和谐、文明、美丽的城市服务。

一、生态美学的内涵与哲学基础

首先需要界定生态美学的概念, 以及其在《庄子》中的哲学基础。

(一) 生态美学的内涵以及研究《庄子》生态美学的可行性

生态美学的定义非常繁多, 这里不作具体的分析与辩证考察。总结各个学派哲学的研究, 不管是现代主义还是后现代主义, 对于生态美学研究范围的认识是一致的, 即生态美学主要关注的不是纯粹的“人间世”, 不是纯粹的大自然、原始森林, 而是人与自然、人与生存环境的关系。这也正是道家与时刻关心社会关系、伦理道德的儒家、墨家、法家等其他学派不同的地方, 也是《庄子》的特殊贡献。朱贤文就看到了这一点, 他把《庄子》中的诸多类别的关系抽离出来, 与生态学进行比较, 进而研究《庄子》思想中的生态美学之独特价值与贡献:“天与人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主要表现为天然和人为、自然和人类、‘天道’和‘人道’、天内人外、本真之人和世俗之人的对立, 人与自然万物、人与自然而然的状态、人与万物自然的本性以及人与万物规律的合一。”[1]由此可见, 在生态美学研究的基本点上, 《庄子》与之有相同之处, 这也是研究《庄子》的生态美学的逻辑起点。

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庄子》中的人与自然并没有高低之分, 两者是平等的。不像儒家要“制天命而用之”、改造自然、改造社会, 《庄子》最推崇的关系是两者和谐共存, 合二为一。在《庄子》中, 可以看到藐姑射之山、栎社树、山木、桂树、漆树、禽兽、鸟巢、草木、桥梁、溪隧等等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但《庄子》关注的对象从来不单单是这是自然物本身, 而是人与这些事物之间的关系。“庄子所追求向往的自然, 绝非简单的山水自然界, 而是经过他理想化、精神化的原始蒙昧社会的自然, 人类社会与生态系统自然界高度和谐一致的自然。”[2]正是在这一契合点上, 才能开展《庄子》生态美学思想的研究。张锦智就《齐物论》篇来解读庄子的生态美学观念:“庄子的《齐物论》, 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平等, 确立了自然的主体地位, 强调了万物的统一性, 描绘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3]儒家、墨家、法家等学派都集中探讨社会生活、社会人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问题, 只有道家专注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这一点上, 《庄子》正好与生态文明之间架起了一座对话的桥梁。

(二) 《庄子》的生态美学的哲学基础———“道”

自司马迁的《史记》开始, 学者们就已经注意到《庄子》与《老子》之间的关系:“以诋訿孔子之徒, 以明老子之术。”[4]在哲学基础上, 《庄子》与《老子》的“道”一致。罗文双认为:“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天人合一’、‘无为’的思想, 主张用‘物我同一’的整体观、‘师法自然’的和谐观、‘物我非彼’的矛盾观和‘无蓬之心’的审美观来全面看待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进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5]这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直观表达就是“道”。

“道”也是《庄子》最核心的思想, 《庄子》的“道”无所不能, 无所不在。《大宗师》曰:“夫道有情有信, 无为无形……先天地生而不为久, 长于上古而不为老。”[6]252在《庄子》中, 道是无处不在的, 天下万物, “道通为一”。《知北游》曰:“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 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东郭子不应。”[6]745-746在“道通为一”的基础上, 才有了《齐物论》的阐发, 不管是大小、是非、物我、生死等等都是可以“齐一”的, 因为“道通为一”。

这种至高无上的“道”恰好也是生态美学的逻辑起点, 于是《庄子》的“道”便是其生态美学的根本特质。汤燕芬指出:“‘道’作为道家学说以及庄子学说最重要、最基本的概念是庄子生态思想的哲学基础的最根本原则, 该原则具体来说主要有‘道兼于天’、‘道载万物’、‘道通为一’等, 庄子的生态思想是紧紧的围绕‘道’这一哲学基础展开的。”[7]因此, 《庄子》的生态美学能够成为探讨的话题, 生态美学所研究的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等问题, 在《庄子》中都可以通过“道”的视角统一观照。

如果把“道”的思想运用到现代生态文明建设上, 无疑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既然“道通为一”, 在进行城市建设的过程中, 必须考虑到事无大小, 物无尊卑, 一切都可以和谐地围绕在“道”的周围, 顺应“道”的变化, 一切都是为了最大限制地方便人们的生活。不管是高大上的经济圈、文化圈、写字楼、图书馆、博物馆、艺术馆等, 还是垃圾回收站、公共卫生间、下水道、菜市场、生活垃圾等都必然和谐统一。尽量保存原生态的自然和地理环境, 在不破坏的基础上, 让城市居民更方便、舒适地生活。

值得注意的是, 《庄子》的道并不是一个绝对的自然主义的观点, 虽然《庄子》屡屡强调“天道”、“天”等概念, 但它的意思是要人们去学习“天道”, 将“天道”实践到社会生活中, 所以《庄子》哲学的最终指向仍然是人类社会, 只不过他是从人和自然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也即是“站在自然界看人类社会”。

二、《庄子》生态美学思想的表现

《庄子》中的生态美学观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无用之用”

生态美学的根本条件是生存, 如果没有生命, 那么再美的东西也没有任何意义。所以《庄子》对于生存的环境有一个基本的要求———活着。就人类社会来说, 战国时期的诸侯混战, 生命的威胁太多, “今处昏上乱相之间”、“方今之时, 仅免刑焉”。能够活下来, 已经成为很多人的最高追求。就个体生命来说, 人的生命也有限制。或夭亡, 或三五十年, 或百八十年, 忽焉一瞬, “若白驹过隙”。即便活下来, 还要学习各种各样的知识和技能。“残生损性”的事件层出不穷, 曾子、子鱼、伯夷叔齐, 与盗跖并无二致。《养生主》云:“吾生也有涯, 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 殆已;已而为知者, 殆而已矣。”[6]121可知, 生存很难。

以大自然的动植物来看, 它们也遭受了各种“迫害”与破坏。《人间世》有:“山木自寇也, 膏火自煎也。桂可食, 故伐之;漆可用, 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 而莫知无用之用也。”[6]192《山木》的“材与不材之间”等说的也是这个问题。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已经严重破坏自然界的生命, 穷奢极欲的物质需要严重影响了自然生态。从自然的万事万物来看, 生存也是一件大事, 备受考验。

于是, 《庄子》主张人们要减少欲望和要求, 甚至变成一个“无用之人”、无用之物, 这样才能生存下去。与其奔波残生, 不如收敛自己的才能, 隐藏智巧, 守着愚拙。《列御寇》曰:“巧者劳而智者忧, 无能者无所求, 泛若不系之舟, 虚而遨游者也。”[6]1034安于“无用”, 如栎社树、大樗树、商丘之大木、牛之白颡者、豚之亢鼻者、人有痔病者与支离疏等人, 都是因为无用而活着的。《达生》曰:“不知吾所以然而然, 命也。”[6]656就是要求人们可以减少欲望, 安与生命的最初追求———活着, 如果可以, 那就逍遥地活着。

如果将此一点应用到现实社会中, 则突出的问题是生存问题:人应该怎么样活着?或者说人应该过着怎么样的生活?《庄子》所谓的“无用之用”在今天固然已经失去了价值, 但是这种尊重生活、反思生活的态度却是十分重要的。为了人们更好地享受生活, 不再被各种莫名其妙的外来突发事件所伤害。比如生病、意外、法律、急性突发事件、食品安全、空气安全、水安全以及教育机会等等。可以考虑建立社会保障机构、群众维权组织、工人群体联合会等, 同时还可以增加救助站、法律援助中心、医疗救护站、教育组织等, 充分保证人们群众的生命安全与生活品质。城市建设, 应该关注来自外界的对生存构成威胁的各种破坏与迫害。城市的发展, 也需要相关配套基础设施来保证人们的基本生存与生活问题。

(二) “至德之世”、“建德之世”

在《庄子》中, 对于人与万物和谐相处的生活有一种理想与期待。《马蹄》曰:“彼民有常性, 织而衣, 耕而食, 是谓同德;一而不党, 命曰天放。故至德之世, 其行填填, 其视颠颠, 当是时也, 山无蹊隧, 泽无舟梁;万物群生, 连属其乡;禽兽成群, 草木遂长。是故禽兽可系羁而游, 鸟鹊之巢可攀援而窥。夫至德之世, 同与禽兽居, 族与万物并, 恶知乎小人君子。”[6]338在复古过程中, 我们看到的不是真的回到原始社会, 而是从精神的返璞归真, 复归于淳朴, 却可以享受现代的物质文明。所以《老子》说:“小国寡民……甘美食, 美其服, 安其居, 乐其俗, 邻国相望, 鸡犬之声相闻,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8]如果抛弃了生存劳动的技术, 不会种地、不会纺织、不会建筑, 都住进山洞和原始森林, 那肯定要违背《庄子》的本意。

如果按照《庄子》的思路来进行文明城市建设, 那么社会道德、社会正气则是今天考虑的重点。因此, 第二个问题便是道德建设问题:如何促进社会文明?“老庄”的“小国寡民”不可能实现, 但其“淳朴”的社会理想在今天确是可以实践的。尊重个人的内心, 尊重个人的本性, 不用名利、头衔等来诱导人们, 减少“正确的废话式”的政令, 那么人们就会自然而然地重归道德的淳朴境界。

当然, 这也不是要建设一个完全的道德理想主义的社会。在今天的社会, 还可以通过惩罚与奖励等其他手段来配合文明城市的建设。以道德为基础, 以法律为辅。建设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与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 然后用法律来进一步规范人们的言行。在这样的社会中, 保留淳朴的民风民俗, 这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

(三) “天人合一”、“内圣外王”

《庄子》关注的中心从来都没有离开人间, 但他喜欢从很多个角度来讲一件事情。讲寓言故事、讲天地万物, 讲圣人、至人、神人、真人等, 而且这些人物形象, 都是《庄子》对这个世界的最高追求。这里, 《庄子》对生态城市建设提出的第三个问题便是城市发展的问题。《逍遥游》曰:“藐姑射之山, 有神人居焉, 肌肤若冰雪, 绰约若处子, 不食五谷, 吸风饮露;乘云气, 御飞龙, 而游乎四海之外。”[6]31正是这样的人物群景, 让我们能够体会到人处自然之中逍遥自在、独立而游的状态, 这也是绝大多数的历代读书人向往的生命品格。

《庄子》思想中对生态美学贡献最大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这已经成为新时代社会背景下, 学者们研究生态美学必然提及的一种生态美学的最高理想。齐冬莲认为《庄子》的生态美学可以从三个角度展开:“‘物无贵贱’的生态价值观, ‘道法自然’的生态发展观和‘天人合一’的生态道德观。”[9]在这三者之间, 前两者是“道”的哲学基础的衍生, 而“天人合一”则是一种理想的生态美学追求。张希则主张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对比中找到《庄子》的生态理想:“‘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中表达出了庄子对和谐、对唯美、对万物共生的渴望与追求。”[10]

其实, 《庄子》对生态美学思想的另外一个重大的贡献是“内圣外王”。相对于前面所说的“天人合一”重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内圣外王”更注重从个人的精神来说。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不太可能永远与自然界保持绝对的一致。人们对自然、社会、历史等等的认识也在不断发展, 人的思想也在发展与进步。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固然重要, 然而如果不能很好地修炼自己的品格与精神, 则“天人合一”的理想, 不过是人云亦云的从众行为而已。徐小跃也认为:“道家把造成道性天性丧失的原因归结为物役、情累、心滞、意染, 即人欲的横流, 理性的膨胀, 私意的泛滥, 一言以蔽之, 人为的造作。所以, 只有摒弃和破除他们, 方可显现真性, 复归素朴, 并最终达到天人合一。”[11]如何摒弃物欲、情累和人的造作呢?莫过于自发的思考与实践, 通过自身知识积累与思辨分析, 形成了自己的独特判断与个人价值观。新时代的社会居民一定要有自己的价值判断与定位, 否则社会是不稳定的, 是动乱的, 充满各种发展的可能性。这对于城市建设来说, 尤其不可取。所以, 当下的教育体系应该更具有包容性, 并且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教育与社会教育层层结合, 不拘泥于固有见解, 不断革新理念, 达到“内圣外王”的境界。从这个角度来说, “内圣外王”是“天人合一”的基础与起点。

对于今天的市民来说, “天人合一”也不曾远离。这里面主要关注的是人们的精神享受与生活理想。江南自古属于南方富庶之地, 经济发展程度普遍比较高, 文化事业也比较发达, 重要教育与文化传承。从个人的角度来说, “天人合一”需要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都比较好。而从居住环境来说, 虽然南方缺少名山, 水脉却十分发达, 来自长江、太湖、滆湖等支脉河流以及古运河的纵横交错, 使得城市水系四通八达, 古建筑遗迹环绕城市。如此发达的水系, 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也拉近许多。更多地保留自然水系环境, 再加上形态各异的大面积的城市公园, 置身其中, 更有抽离社会而返归自然之感。这种环境自然也能增加人们的精神享受, 在达到“天人合一”的目标上又接近一些。

结语

通过前面对《庄子》生态美学的研究, 我们可以发现《庄子》的思想在生态美学方面的巨大价值与意义。这对于今天的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有什么价值和意义呢?

其一, 城市不是冰冷的混凝土结构的钢铁建筑, 而要有人、有物、有山、有水、有大自然。解光宇、丁晓慧认为:“当今的生态文明建设可借鉴庄子的生态哲学思想, 是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 为人类创造更加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12]这种自然规律也可以通过“道”来考察。

其二, 城市里的人并不能以一种肆意妄为的方式专注开采、只为衣食住行, 必须要有长远的发展眼光, 即保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持淳朴的一个心灵, 减少外界的各种物欲侵蚀。也就是说:“人类为了生存, 必须在心中确立‘道法自然’的准则。”[13]

其三, 市民的文明素质要提高。在享受物质生活的基础上, 进一步提高精神的品格。文明素质的提高是一个大问题, 最高的发展目标可以参考“内圣外王”的理想, 然后才能享受大自然的物质馈赠, 增加生活愉悦感与幸福感。

其四, 《庄子》的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一些思想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启示:在生态文明城市建设问题上, 首先要解决生存问题, 其次是德道素质问题, 再次是城市发展问题, 最后完善城市理想与社会理想人格。城市的发展理论, 应该是“人-城-产”逐次发展的模式。

其实,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报告已经指出, 推进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六项原则”:“一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二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三是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四是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五是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六是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如果按照我们的思路来看待这六条原则,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最低标准, 也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第二、三、四条则是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重要标准。第五条是实行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与保证。第六条“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则是生态文明发展的最高理想。六条原则体系清晰, 层次分明。对于实践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与理论意义。但同时, 我们还应该看到, 传统思想中已经有了相关的表述与阐发, 只是思想体系不够完整, 层次不够清楚, 针对性与实践性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地研究与分析。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此, 这也是《庄子》在生态文明领域作出的巨大的贡献, 也是作为当代学人必须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朱贤文.庄子思想中的生态学意蕴探究[D].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3.
[2]郝朴宁.庄子的生态观[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8, (1) .
[3]张锦智.庄子《齐物论》对建设生态文明的启示[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4) .
[4]司马迁撰.[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史记 (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 [M].北京:中华书局, 2014.
[5]罗文双.《庄子》生态伦理观及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J].赤峰学院学报 (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6, (3) .
[6]郭庆藩撰, 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 2016.
[7]汤燕芬.庄子生态智慧与现代生态文明[D].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2.
[8]王弼注, 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 2016.
[9]齐冬莲.论庄子自然哲学观中的生态美学[J].湖南师范大学 (社会科学学报) , 2012, (1) .
[10]张希.庄子的生态观及其当代价值[D].陕西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4.
[11]徐小跃.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儒道哲学智慧[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 (3) .
[12]解光宇、丁晓慧.试论传统文化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以庄子生态哲学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 (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4, (11) .
[13]张尚仁.道家哲学对人类生存的忧思[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5) .